如果沒有電影,一座城市,對於那些沒有去過的人來說,只是地圖上一個抽象的名字,或者腦海中一團遙不可及的迷霧。電影,能夠將城市幻化為「印象」,恰如印象派繪畫中的那些捉摸不定的色彩,沒有具體的形狀,卻又能讓你真實的感覺到。
柏林,這座兼具普魯士風格古建築和現代化商業大樓的城市,與電影的關係不只柏林影展和柏林學派, 它還是華特魯特曼(Wa lte r Ru ttmann)用光影譜寫的一首現代樂章、文溫德斯(Wim We nders)電影中的天使之城、湯姆提克威(To m Tyk we r)賦予蘿拉的機遇之城;它甚至還是異國藝術家靈感的寄託之地——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筆下間諜們試圖穿越的那堵冰冷的牆、韓國導演柳承莞影片中「南北韓問題」的博弈之地⋯⋯
《城市交響樂》Berlin: Die Sinfonie der Grosstadt
年代:1927/德國
導演:華特魯特曼(Walter Ruttmann)
這是一部記錄電影,時空背景是1927年柏林的平凡一天。一輛火車飛逝,開往柏林。清晨的柏林一片寧靜祥和,空曠的街道上連人的蹤跡都沒有。慢慢的,環境開始發生變化,雲開始動起來,紙片飛舞起來,街上開始出現溜達的人。一個,兩個,三個,越來越多,窗戶漸漸都打開來,人們開始從門裡走出來。學生排著隊伍走在上學的路上,士兵們在巡邏,工廠的機器被發動起來,日常化的一天開始了。
柏林是歐洲現代化進程的橋頭堡。現代化以科學、理性為引擎,推動社會快速發展,汽車、火車、電話、流水線作業以及隨之而來的對速度的追求,是其重要標誌。1927年華特魯特曼拍攝的紀錄片《城市交響樂》無疑是對柏林這座城市現代化的禮讚。影片開頭的那段水波拍攝得頗有意味,有著雙重含義:風平浪靜是舊時代的象徵,被其後飛馳而來的火車打破,同時,水波有規律的波紋所造成的抽象性又是現代藝術的特徵,這種抽象性被隨之而來的由光影造成的真正的抽象圖案加強,這種圖案具有明顯的包豪斯藝術的特徵。它預示著柏林已經走出了百年不變的傳統封建社會時期,進入了飛躍發展的資本主義社會。因此,開頭的這段水波是《城市交響樂》的樂隊指揮,是其樂曲的動機,是它影像的主旋律。其後的每個篇章都圍繞著這個動機展開,在不同的聲部上重複著這個主旋律。整齊劃一的現代建築、咆哮前進的火車、如五線譜般的電線,縱橫交錯的電車車纜,工廠裡分毫不差的自動化車床,車站上行色匆匆的上班族⋯⋯譜寫了一曲柏林的現代化樂章。清晨街道上偶有悠閒的行人躑躅,也只不過是這樂章上的一段小插曲而已,業已擋不住呼嘯而來的現代化樂章⋯⋯在拍攝手法方面,影片比較獨特的是使用了超高感光度的底片,這使得大量的夜景也能夠被拍攝下來。
從這部記錄電影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相較於巴黎和倫敦,那時候的柏林要顯得更加現代化一些。這裡面除了維爾托夫宣言、未來主義宣言、第七藝術宣言之外,還意外的存在一種將現代性作為集權主義溫床的內在恐懼心理。
除此之外,影片的剪輯對整體結構的推進力也非常重要。比如人和動物被放置在一起的鏡頭就非常震撼,我們先是看到第一樂章裡面,工人下火車走過大橋與被趕往屠宰場的乳牛的鏡頭並置在一起。接著又是電話接線員打電話,下一個鏡頭便是街頭兩隻互相扭打的狗。在第三個樂章中,我們還可以看到獅子與大象被餵食,接著就是資產階級享用午餐。這種方法給人一種強烈的馬克思主義觀點,人在大都會中的存在彷彿已經被異化,變成純生物的機械化運動。
影片還有一些反差極為強烈的組接鏡頭。比如在運河上,先是拍攝資產階級男女談笑的場景,接著的鏡頭便是船伕艱難的撐船場景,不成比例的貨船將他的身影反襯的格外渺小。
總的來說,這部紀錄片用高超的手法記錄下了歐洲現代都市柏林的影像,它充滿了複雜迷離的動態情緒。這部紀錄片作為記錄城市景觀也具有非凡的價值。影片拍攝之時,納粹還沒有在德國得勢,德國的藝術家、知識份子還能夠表達個人的意志。二戰結束後,柏林中心城區超過30%的建築永久性的被毀滅了。像是著名的安哈特火車站(Anhalter Bahnhof)、著名的佳益酒店(ExcelsiorHotel),在戰爭中都被毀滅,如今我們只能透過影像才能見證這些歷史遺物曾經的存在。魯特曼後來回憶說,拍攝這部紀錄片是他對影像的某種思考,在受到蘇聯蒙太奇理論與實踐的雙重啟發後,他想創造一部充滿現代感的紀錄片,而柏林正是最合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