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完美紳士遇上神經質女孩
這是一部甜美而有趣的電影。今天,我們重溫這部電影,好像在看過去世界的「隨拍印象」。那個時候,在商店裡面當學徒的年輕人,必須混個幾年才能成為一名店員。那個時候,臨近耶誕節,人們都會前往特別的商品專賣店採購聖誕禮物。那個時候,沒有百貨商店、沒有超大型商場,也沒有Amazon.com。「過去,沒有人關心那些角色是怎麼生活的。人們一貫地以為,電影就是用來消遣的。現在,人們在乎了。大家想要看到與生活有緊密聯繫的電影故事。」劉別謙如是說。在當時的現實社會中,人們極為渴望銀幕中的人可以給他們的現實生活帶來某種安慰。劉別謙抓住了這一點。
顯然,劉別謙在這部電影中植入了許多自己年少時在父親店裡的各種所見所聞。1940年1月25日,影片於無線電城音樂廳(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區的全世界最大的劇場之一)首映。劉別謙說道:「在我看來,全世界雇主與雇員之間的關係都是一樣的。每個人都害怕失去自己的工作。如果老闆心情不好,員工們都會小心翼翼地躲著他。如果老闆心情好,所有的員工則會反映出老闆的好心情。」根據〈Ernst Lubitsch: Laughter in Paradise〉這本書的記載,劉別謙本人給予這部電影極高的評價,「這是我生命中做得最好的一部影片。」另外,根據這本書的記載,《街角的商店》這部電影可能是劉別謙獻給自己家族的,那個早就銷聲匿跡在柏林街頭的服裝小店,一個意味深長的「禮物」。
影片改編自匈牙利劇作家Nikolaus(Miklos)Laszlo的劇本,影片的故事背景設定於大蕭條前夕的布達佩斯。後來成為希區考克電影御用男主角的詹姆斯史都華(James Stewart)在這部影片中飾演的Alfred又高又瘦,和藹可親,非常年輕。他簡直就是女孩母親都希望女兒把他帶回家的那種男孩,一個完美的紳士。但是,他卻缺乏幽默感和靈氣。瑪格麗特蘇利文(Margaret Sullavan)飾演的Klara甜美可愛,討人喜歡,只是略有神經質。她極度地追趕著自己的銷售業績。她完全地理想化了自己的意中人。法蘭克摩根(Frank Morgan)最著名的銀幕形象是在《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裡演出的男巫師。此番,他在這部電影裡飾演小店老闆。影片利用商店內其他店員的各種互動做為支線,細細地編織這對男女主角的點點滴滴。這個曖昧的浪漫故事,好似一種扭動的音波,節奏輕快。
無汗的勞動,資本的享樂
1939年12月31日出版的〈綜藝〉是這麼報導這部電影的:「儘管,影像攜帶有大量劉別謙的筆觸——自成一派的幽默、從生活瑣碎裡誕生出來的人情味、等等。但是,影片更加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瑪格麗特蘇利文和詹姆斯史都華這兩位演員的光芒。蘇利文的形象是光亮而蓬鬆的,相對而言,史都華無論是在生意場上還是情場上都是一副嚴肅認真的模樣。影片的配角對整部影片的敘事發揮了良好的平衡作用。法蘭克摩根領銜的一眾配角,來來往往地穿梭於這坐落於布達佩斯的小店。影片堪稱小版本的《大飯店》Grand Hotel(1932),所有的情節幾乎都發生在那家小店之中。」
影片很重要的一個主題就是在表像上消弭掉所謂的階級落差。或者說,資本強勢地壓制住了其他階級。影片最為明顯的一個現象是,跑腿的Pepi渴望成為資本世界裡的一員,他不甘心自己只是靠跑腿(體力勞動)賺錢。甩甩嘴皮子(腦力勞動)就可以賺錢的銷售員工作,一直是他心儀的。跑腿的、阿諛奉承的、有家室的、安分守己的,各種身份不同的店員,好似一張網,都與店主人發生著不同層面的關係。
劇中人物,猶如來自連環畫世界。尤其是店主 人Matuscheck先生在向店員們詢問他的意見的時候,Vadas總是採取迴避的態度,鏡頭往往只是給了他的局部腿部動作。譬如,本來要下樓梯的他,又退了回去。這裡,他對資本家採取的是一種逃避的態度。
整部影片,充斥著享樂主義的氣氛。聖誕之夜,孤單一人的老闆對著新晉加盟的底層員工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各種佳餚美味。一時之間,兩人的嘴巴裡好似溢滿了口水。真可謂,擁有資本,便是為了享受生活。除了這位被老婆戴綠帽子的老闆,其他員工,基本上也都是過著還算不錯的中產生活。我們再來看男主角Kralik,他的情緒始終都是高昂的,他有著相當的個人魅力,他健康、穩重、正直、有一種不討人厭的傲慢,他為大多數人欣賞。就算被莫須有的炒了魷魚,他也自得其樂地對Novak說,他已經收到了其他商店的聘書。
片中男女主角最大的衝突來自各自「線上」與「線下」的不同身份。一方面,他們是日日朝夕相處,時時鬥嘴的同事。另一方面,他們是靠信件往來,談著所謂「筆戀」的戀愛中男女。但是,女方終究是弱勢的。這場戀愛,一直是男方在帶步。其一,Kralik成功地將Novak本欲送給自己的,自己不喜歡的音樂煙盒,潛移默化地改變為他中意的豬皮皮夾。其二,Kralik利用言語巧妙地讓Novak對自己的筆友產生了厭惡心理,進而對自我身份進行表白。其三,在影片進行到五十分鐘的時候,Kralik便已知Novak就是那個與自己交往的「筆友」;反觀Novak,她是到了影片最後一分鐘,才透過Kralik的口,清楚地知道原來眼前人便是自己心儀已久的那位「筆友」。兩人的整個交往過程,幾乎從來都是Kralik在採取主動的姿態。影片最後一場戲,劉別謙利用固定機位,完全依賴演員的演技和臺詞去烘托兩位主角的情感高潮。
媒體評價
影評人William Paul觀察道,「劉別謙過去的電影,從不像這部電影那般關注社群的動態效應。以前他的電影,即使出現社群,也是為了對個體欲望產生限制做出的功能性設定。這是劉別謙電影第一次將個體作為社群的一部分。」男主角當仁不讓地成為那個團體的「領導者」,一個具有英雄主義氣概的人物。
David Thomson指出,「透過史都華和蘇利文那幾近絕望的臉,影片混合了希望與焦慮產生的化學反應。」1940年1月,劉別謙曾對〈紐約太陽報〉的記者說道:「這不是一部大片。這只是一部有那麼點小魅力的小品。它的成本不高,這個卡司陣容,不超過五十萬美金。我們用了二十八天拍攝這部電影。我希望,它能給觀眾帶來陶醉。」
〈芝加哥朗讀者〉的Dave Kehr認為,「沒有裝飾派夜總會、沒有閃閃發光的絲綢長袍、也沒有半掩的臥室門,這部劉別謙於1940年拍攝的電影,可謂劉別謙最好的、最耐人尋味的浪漫喜劇。一方面,觀眾同情著兩人的遭遇。另一方面,兩人的未來命運以一種巨大的懸疑感,牽動著觀眾的胃口。」
根據電影網站「Bright Lights Film Journal」的報導,當Kralik說及,「你讀過左拉的〈包法利夫人〉嗎?」Klara即刻糾正了他,「〈包法利夫人〉不是左拉寫的。」這個笑話的笑點在於,儘管Klara知道是誰寫了〈包法利夫人〉,但是她不明白她自己正生活在包法利夫人的不可能生活的理想世界。」
英國〈衛報〉的Peter Bradshaw則以為,「影片與1998年的翻拍版《電子情書》You've Got Mail,趣味大不同。劉別謙論證了浪漫喜劇就好像爆米花,可以成為一種既鹹又甜的美味。史都華在影片中飾演一個內行的、優雅的高級銷售員。他是憂鬱的,並是徹頭徹尾的無情漢。影片的場景設置在熙熙攘攘的布達佩斯,一家小皮革店。蘇利文飾演史都華的同事,他們透過筆談,建立了濃濃情愫。」
花絮及影響
根據當時探班媒體的報導,影片是完全按照情節發展的時間順序依次拍攝的。為了等待史都華和蘇利文的適合檔期,劉別謙一直延宕本片的開拍時間。那段時間裡,他拍攝了電影《俄宮艷史》Ninotchka(1939)。拍攝期間,為了完美地塑造Klara Novak這個角色,劉別謙對這個角色所穿裙子的長度,做出了特別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為了凸顯這個角色的寒酸,劉別謙將這件花了1.98美金買來的裙子,丟在太陽下面,任其曝曬,以製造出一種人物常年穿洗的,舊舊的質感。
由於《街角的商店》所獲得的成功,隨後應運而生的百老匯歌劇「She Loves Me」也大獲成功。1949年電影《美好的夏天》In the Good Old Summertime和1998年電影《電子情書》,都是對於這部電影的重拍。所謂的那個「店」,從香水店、到皮革店、到錄影帶店、再到書店,一直在變。但是,這些電影中的男女主角反復的「線上歡喜」、「線下冤家」,一直都沒有變。在1998年的《電子情書》這部電影中,梅格萊恩(Meg Ryan)所飾角色所開的那家獨立書店,正是名叫「The Shop Around the Corner」。後來者,對於原始版本的致敬之情可見一斑。
就廣義的浪漫喜劇類型而言,劇中男女主角不是一見鍾情,就是日久生情,不外乎這二種。《街角的商店》巧妙地融合了這兩種敘事手法。隨著影片的進行,以及主角的真情流露,我們發現,在Klara Novak初初遇見Alfred Kralik的時候,就已經對他產生了強烈的好感。歡喜冤家一般的敘事手法,慢慢地昇華二位男女主角彼此之間的認識。他們看到了信中的「另一個自己」,同時也看到了生活中的「真實的自己」。從這個層面而言,他們可算是知己知彼了。所以,一旦那層紙窗被捅破,兩人戀情的水到渠成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最後,影片在兩人的擁吻中完美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