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OOKER電影網> 專題直擊 > 【影史經典名片導讀】─《灰燼與鑽石》1958
【影史經典名片導讀】─《灰燼與鑽石》1958
2017-09-15 作者:撰文/小浦

  安德烈華依達(Andrzej Wajda)是當代波蘭最偉大也是最具國際知名度的導演之一,他的導演生涯異常漫長,從1954年迄今從未間斷。其中1981年執導的《波蘭鐵人》Man of Iron榮獲了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並且先後獲得柏林影展、威尼斯影展頒發終身成就獎。《灰燼與鑽石》Ashes and Diamonds是其著名的「抵抗三部曲」(《這一代》A Generation、《下水道》Kanal)的終結篇。影片榮獲1959年威尼斯影展國際費比西影評人獎,並在〈帝國〉雜誌的影史百佳電影評選中位列第38位。

  影片片名來自19世紀波蘭詩人齊普利安諾爾維特(Cyprian Norwid)的一首詩歌。故事則改編自波蘭作家傑西安德奇傑斯基(Jerzy Andrzejewski)的一本小說,主要敘述1945年二戰接近尾聲,蘇聯軍隊正進駐波蘭。在這個權力轉換時期,百廢待興的波蘭並未迎接真正的和平建設,右派的游擊隊與左派卻彼此爭鬥不休。馬切克與安德烈奉右派市長史維茨基之命,要謀害新到任的共產黨書記撒蘇卡,但卻一時大意誤殺了兩名工人。這讓馬切克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只能藉由與酒吧女克莉絲蒂娜短暫的情感慰藉,渴望過上正常生活,於是他的信念開始動搖。當他決心完成最後的暗殺工作,退出這場紛爭時,卻意外遭遇共產黨軍人追殺,最後結束在一片廢墟中⋯

主題表述

  《灰燼與鑽石》一個重要的特色,是它必須處理一段非常獨特的時間段,一個非常特殊的主題。當時的波蘭剛剛從納粹的鐵蹄中掙脫出來,國家正待重建,新的秩序新的結構都在構建中,整個社會的氣氛充滿了混亂與不安。希望與恐懼並存。這樣的一種氣氛,華依達透過隱含的市長這條線索表現了出來。市長的秘書長在一場喧鬧的慶祝活動中,不僅毀掉了自己的前途,還毀掉了他曾經擁有的東西。這與波蘭整個國家當時的命運非常類似,它在慶祝戰勝納粹的同時,也對共產主義社會的未來產生了極大的憂慮。不過由於影片拍攝於冷戰時代,它更多的是一部支持共產主義而非反共的影片,雖然它是盡力做到了客觀性。

  影片另外一個重要的主題,是對暴力的省思。由於戰爭,使得人們已經習慣暴力,所以暴力到底意味著什麼?這在影片開場時候引用諾爾維特的那句詩,就很清晰的表達了出來:暴力,究竟是導致自由,還是不過引發更多的死亡?這樣的質問存在於影片中的每一段暴力場景中,究竟何時,暴力才是正義的,高貴的,英雄主義的?華依達在片中給予的答案,很明顯地反映在暗殺撒蘇卡與波蘭未來之間的聯繫,這分明是他對波蘭戰後年輕一代繼續暴力行為的譴責。

創作來源

  《灰燼與鑽石》部分情節明顯是對華沙起義(Warsaw Uprising)的影射。該起義發生於1944年8月1日至10月1日之間,主要是波蘭地下抵抗組織反抗德國納粹。當時波蘭地下軍主要依靠在華沙舊城區和新城區之間的地下水道為掩護,所以片中主要角色馬切克就始終戴著墨鏡,馬切克這個角色還非常憎恨蘇聯軍,這是因為當時就在華沙附近維斯瓦河(Vistula)市的蘇聯軍卻完全不來協助,袖手旁觀。

  安德烈華依達在2010年的一次採訪中,談到了選角問題。在片中扮演馬切克的男星齊紐塞布斯基(Zbigniew Cybulski),當影片上映後被稱為「波蘭詹姆斯狄恩」。華依達表示,在影片開拍的時候,他曾問過塞布斯基是否知道詹姆斯狄恩。塞布斯基當時一直住在巴黎,表示對狄恩非常熟悉,這讓華依達下定決心一定要使用他(宿命的是,塞布斯基與狄恩一樣,後來年紀輕輕便死於車禍,整個過程幾乎與他在《這一代》開場中的場景如出一轍)。

  對於影片的風格創作,華依達表示他受到好萊塢電影很大影響,尤其是奧森威爾斯(OrsonWelles)和他的《大國民》Citizen Kane。就具體的場景、主題描述而言,對影片產生最大影響的作品,是匈牙利導演拉斯羅班乃迪克(Laszlo Benedek)執導的《飛車黨》The Wild One,以及片中男主演馬龍白蘭度的演出。白蘭度在片中飾演的強尼與瑪麗亞墨菲(Maria Murphy)飾演的凱西之間的關係,幾乎就是《灰燼與鑽石》中馬切克與酒吧女克莉絲蒂娜的翻版。在這兩部影片中,男性主角都是因為感情生活的突變,導致他們重估各自的責任。最後,馬切克決心對蘇聯強佔波蘭做出反抗,強尼對飛車黨做出強力還擊。華依達在《灰燼與鑽石》中,還特別向《飛車黨》偷師了兩段場景。一段是克莉絲蒂娜將伏特加潑到馬切克身上,與強尼向凱西藉買啤酒來調戲凱西很類似,另一段是強尼、凱西在小鎮酒吧跳舞的段落,與馬切克、克莉絲蒂娜在Monopol旅館酒吧跳華爾滋的段落極其類似。另外,兩部電影都有著非常相似的經典的時間、地點、動作的統一性。華依達說他特別請編劇傑西安德奇傑斯基,將原著小說中的故事情節壓縮在一天之內發生。

角色與風格

  《灰燼與鑽石》中沒有情節劇中常常出現的真正的反面角色,或者說壞人。華依達對於暗殺者與共產黨官員都給予了平等的同情。不過就描述戲份而言,華依達對原著小說做了很大的改變。他將原本的焦點角色,共產黨官員撒蘇卡的戲份減弱了很多,原本不重要的小角色馬切克,成了主角。可以說,華依達是帶著極度痛苦的心情,來塑造撒蘇卡這樣一個角色,所以對這角色施與了很大同情。他是一個波蘭老共產黨員,受到同情,是因為曾經在二戰前的西班牙與佛朗哥的獨裁政權戰鬥過的背景,使得他不同於受到蘇聯影響的新一代波蘭官僚。此外,他的兒子在軍中服役,與他感情疏遠,最後還被父親的親密同事逮捕。撒蘇卡,就像當時所有的波蘭人一樣,因為蘇聯對波蘭的佔領而內心撕裂。但是,華依達沒有聚焦於入侵者,而是描述這種入侵如何使得國人自相殘殺。影片的悲劇,在最後一段場景中表現的淋漓盡致:殺人的罪行不可能因為一個擁抱就被解脫。

  與之相對的,則是影片風格化的對比式表現手段。華依達將電影帶入了真正的生活。撒蘇卡與馬切克可以在宴會廳,伴隨著愛國歌曲舉杯共飲伏特加,紀念他們死去的同僚。在影片最後挫敗與失落的那個場景中,客人們還跳著波蘭民族舞蹈慶祝勝利。即使看不到未來,不知前途何在,馬切克與克莉絲蒂娜還是不放棄對愛與希望的追逐。

  華依達三部曲的前兩部《這一代》、《地下水道》,都非常典型的使用了近似於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的表現手法,雖然這兩部電影也出現了一些象徵性的角色與場景。可是到了《灰燼與鑽石》,整部影片似乎是無處不在的象徵與隱喻。放棄了現實時空的華依達,似乎一下子找到了自由表達,用銀幕寫作詩意畫卷的能量。影片中甚至會突然出現一匹白馬,或者一名聖徒的超現實主義畫面,這種不言而喻象徵了純真失落的時刻,既詩意又悽楚。

  宗教方面的象徵式表述在片中也時常出現。某人被刺客刺殺後,跌倒在教堂門口,刺客看到此場景非常驚恐的喊叫道,「耶穌,瑪麗亞!」馬切克與克莉絲蒂娜在公墓閒逛的時候,有一個被毀棄的耶穌十字像不斷的在那裡搖晃。克莉絲蒂娜還在公墓中朗讀諾爾維特的詩歌,並將一些句子篆刻在墓碑上。

  就像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或者其他一些戰後開始從事導演工作的歐洲影人一樣,華依達進入了用一種心理寫實主義的方式,來展現戰後政治與生存狀況。此外,華依達還借用了傳統黑色電影的風格。冷酷,精明又充滿魅力的暗殺者馬切克,彷彿就是黑色電影中的那類反英雄主角。用光方面,華依達明顯採用了奧森威爾斯式低角度、具有強烈的明暗對比效果。背後照明、移動攝影,利用陰影來襯托角色狀態,這些也都是最常見的黑色電影手法。

經典教堂戲

  這是最能代表全片主題、風格與導演意志的一場戲。馬切克與克莉絲蒂娜這對戀人,在被炸彈毀棄的教堂裡共處。在這個奇異的環境中,克莉絲蒂娜在馬切克的眼中,就是灰燼中的一顆鑽石。我們能感覺到他心中那股強烈的激情,要放棄掉暗殺的任務,與克莉絲蒂娜一起追求美好的未來。但他最後卻仍舊悲劇性地選擇了站在他個人,他國家這一邊。

  這場戲,華依達顯示出極為繁複又精確的場面調度技巧。猶如希區考克的電影一般,每一格畫面都是在一絲不苟,鉅細靡遺的表現男女兩人關係的變化。同時,在這精確的基底之下,還顯示出一種十年之後法國新浪潮電影才有的粗糲之美。

  有一個鏡頭特別具有張力,攝影機以背景方式拍攝馬切克與克莉絲蒂娜,兩人被前景中的半毀棄,七顛八倒的耶穌十字架像所分割,這個鏡頭完美的表達出近乎褻瀆神靈的混亂氣氛。

 
灰燼與鑽石
Popiól i diament | Ashes and Diamonds
導  演: 安德烈華依達(Andrzej Wajda)
演  員:
上映日期: 0000-00-00
     
【影史經典名片導讀】─ 《斷了氣》1960
【影史經典名片導讀】─《街角的商店》1940
【影史經典名片導讀】─《蘇利文遊記》1941
【影史經典名片導讀】─《洞》1960
上則:【經典歐美手繪電影海報】二十五張最值錢的電影海報《壯志千秋》NO. 24   下則:【經典歐美手繪電影海報】二十五張最值錢的電影海報《米老鼠電影海報》NO. 25
聯絡我們
粉絲團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