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萊塢片商近年紛紛決意將玩具或紙上遊戲全都一股腦搬上大銀幕,諸如樂高積木、海戰棋、扶乩板等,只一味著眼於遊戲本身的高知名度,卻不顧這些遊戲本身絲毫不具故事性,此一大膽行徑就已經讓人嘴巴合不攏了;豈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今日本影人居然就連辣油都能拍成電影,更是十足駭人聽聞。
近年來,日本各地逐漸形成一股全新的辣油風潮,只要一打開電視,不管是美食料理節目還是情報節目,每個頻道轉來轉去都不免提到辣油二字。辣油過去多半只出現在拉麵店或中華料理店的餐桌上,作為調味料使用,然而這股革命性的辣油風潮則大幅減少了原有的辣味跟油份,還添入了更多香辛料讓味道更加複雜豐富,也讓辣油的用途大幅增加,不再只是沾餃子用的調味料,更成了餐盤之中的主角,頓時化為報章雜誌上藝人們爭相推廣的熱門話題,贏得了「可以直接食用的辣油」之美名。
而被譽為這一波辣油風潮的始祖,就是發源自沖繩石垣島的「石垣島辣油」。成份中使用了辣椒、當地的鹽、黑砂糖、鬱金、大蒜、白芝麻、黑豆、植物油等多種材料,烹調出圓潤而不嗆辣的口感,完全顛覆了既有辣油的格局。
石垣島辣油從2000年起問世,一開始只是為了在當地活動上販售而作,後來因食客好評不斷,才開始以店面形式經營,除了在日本各地的小販店零售之外,亦可透過通信來訂購。但隨著石垣島辣油的名聲越傳越廣,日本全國都有愛好者亟欲親自一嚐石垣島辣油的獨特滋味,大筆訂單如雪片般飛來,小本經營的石垣島辣油在人力吃緊之下製作不及,顧客往往要苦候數個月才得以如願入手。
位於銀座的店面,每個月的十號就是石垣島辣油的進貨日。每到十號那一天,開店之前就擠滿了上百人的排隊人潮,只為能搶先購得石垣島辣油好大快朵頤一番,其魅力由此可見一斑。只聞其名卻空手而歸者更是多如牛毛,因而被稱為「夢幻的辣油」。
而受到石垣島辣油熱賣的影響,鄰近地區的八重山諸島一帶紛紛推出各自的當地特產,諸如紫米、鹽等,連帶地讓整個沖繩地區的當地農產經濟大幅成長,加上這波辣油風潮,可說都是石垣島辣油的功勞。
而今,日本戲院商United Cinema決定將石垣島辣油誕生的故事給搬上大銀幕,拍成電影《邊銀夫婦的石垣島辣油》(暫譯)。
邊銀夫婦者,就是當初催生出石垣島辣油的創始人。妻子邊銀愛理從小在美國長大,1993年她與出身自中國陜西省西安出身的崔曉峰結婚,丈夫從此歸化為日本籍,改名為邊銀曉峰。兩人從相遇時就極為嚮往沖繩的淳樸民情,1999年舉家搬遷到石垣島定居,這才有了日後石垣島辣油的誕生。
邊銀夫婦更先後出版了兩本相關書籍,書中細膩描繪了兩人從童年到相遇、戀愛,結婚後搬家到沖繩的愜意島居生活,製作辣油時的出師不利,全新辣油價值觀的誕生,乃至於最後大受歡迎的秘訣,一路鋪陳出兩夫婦的生命旅程。
United Cinema本是日本全國戲院的經營商,先前未曾有過製作電影的經驗,卻是在2008年讀了邊銀夫婦的著書後,興起了非將它拍成電影不可的念頭,終於在今年三月才獲得了兩人的首肯。
缺乏電影相關製作經驗,既是United Cinema的短處,也是長處,讓他們得以跳脫片商原有的發行策略,計畫藉由本片不同以往的製作過程,展開所謂的「觀眾參加型」拍攝方式,讓觀眾從前置籌備階段一路到拍攝、宣傳、上映為止,都能提供各自的意見跟劇組參考交流,親身參與電影製作的每個環節。
這項計畫的第一彈,便特別在官網上設立了投稿專欄,邀請一般社會大眾積極寫下自己對於原著的想法,再將其匯整融入劇本裡頭,入選者則將會被列入電影結尾工作人員名單之中。透過「觀眾參加型」的製作手法,本片得以融入庶民的視點與心聲,藉此增添電影的寫實質地,並在世人的關注與鼓勵下,從無到有、眾志成城地一同完成這部電影。
此類兼具勵志與飲食文化的美食情報電影,在日本影壇中並非史無前例。《大搜查線》導演本廣克行便在2006年集結了中山裕介與小西真奈美,回到自己的家鄉、也是烏龍麵聖地的香川縣,拍出了一部以讚岐烏龍麵熱潮為主題的電影《Udon》,還大賣了十三億日幣票房。電影既深入一探飲食熱潮的起源,更兼顧了在地文化的探根追源;而依循同樣模式,這部以辣油為主題、舞台又設於熱帶島嶼的電影,未來勢必也將捲起一波前往沖繩的旅遊與美食熱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