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故事場景從伊斯蘭堡的沙漠、東京的摩天大樓、喜馬拉雅山的頂峰、德國的地牢一路移轉到華府街頭,因此製作團隊一大艱困任務便是要找到一個拍攝地點來呈現出這些場景的多種樣貌。像《特種部隊》這種大規模大製作的電影,通常會依賴CGI特效來打造視覺效果,但製作團隊希望盡量運用實地場景,來呈現本片應有的真實畫面和自然風貌。
在某些重要外景可以在副場景拍攝的前提下,他們到了不同地點進行仔細勘查,最後發現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符合大部分場景的條件。執行製片赫柏甘斯解釋說:「我們很清楚劇組不可能到劇本設定的每個地點實地拍攝,因此必須善用副場景並盡量把場景集中在一個地點。我和羅倫佐及導演到好幾個可能的地點勘查後,決定把主場景設在紐奧良,後來的拍攝工作也進行得非常順利。」
製作團隊為了充分利用美國南方之美以及紐奧良和其周邊景點,決定對劇本做一些修改。而其中一個改變就是將最後一幕的場景設在薩姆特堡,這座碉堡就位於紐奧良外圍,是美國內戰爆發的地點。甘斯說:「我們在劇本上做了一些巧妙但不失原味的修改,之後便在路易斯安那州找到適合的拍攝地點。這裡不但符合我們的需求,同時也為影片最後一幕提升不少歷史價值。」
七十二天拍攝工作的第一個鏡頭從巴頓魯治外圍一座巨大的人造沙坑開拍,呈現的是巴基斯坦的沙漠場景。夏日的炎熱加上一百多度的溼氣,現場又幾乎沒有遮蔽,這樣極端的體驗讓演員和劇組產生了共患難的珍貴情感。狄邦奈凡杜洛描述說:「電影在沙坑開拍馬上讓所有人進入戰爭的情境,感覺就像真的被圍攻一樣。極端的溫度和濕度讓大家痛苦難耐,但也帶來了某種程度的樂趣。我們一起熬過了沙漠惡劣的環境,整個團隊也以這種有趣的方式團結了起來。」
導演朱浩偉認為這是投入拍攝的好方法,他說:「我從來沒有去過這麼熱的地方,當時大家都才剛認識彼此而已,加上這是我第一部執導的動作片,一開始就拍攝這麼大場面的爆破場景,感覺就像是在參加我們獨特的新兵訓練營。」酷熱的天氣對演員來說特別難熬,因為他們十來天都必須全副武裝不斷在巨大的沙丘中來回跋涉。巨石強森回想說:「沙丘又悶又熱讓人滿身大汗,在這種情況下你一下就會覺得累了,脾氣也變不好。但大家為了整個團隊都還是全心投入,這也是為了最後能讓電影呈現更好的效果。」
在洛杉磯、溫哥華、雪梨或倫敦這種電影拍攝基地之外的地方拍片會面臨一大挑戰,那就是缺乏大場面需要的場地設備。在這樣的情況下讓這部電影得以實現的一大功臣,便是位於紐奧良的NASA米丘德裝配廠,劇組把它當作臨時製片廠,並將大部分的巨型佈景置放於此。由於太空梭計畫終止,裝配廠才得以首度開放供電影拍攝,讓本片創意團隊能打造出符合拍攝需要的各種場景和大型佈景。
這座大倉庫不但有極為寬廣的空間可供使用,還有高達250英呎的屋頂放置太空梭龐大的裝配機械、零件以及燃料推進器,這讓創意團隊得以同時搭建多個巨型佈景。佈景在整個拍片過程中不斷被組裝、使用或拆卸成下一幕將使用的場景。執行製片赫柏甘斯說:「NASA提供了許多協助,其中一個就是能夠被擴大和縮小的場地。我們有好幾次在這個場地的兩組場景中同步進行拍攝,佈景不斷拉上拉下,工作人員最多時達到七百人,但從來沒有人被絆倒,你就知道這場地有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