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OOKER電影網 > 熱門電影 > 幕後花絮 > 《社群網戰》大衛芬奇篇
《社群網戰》大衛芬奇篇
The Social Network
2010-11-06

 

將索金的腳本拍成電影的是導演大衛芬奇,這位拍過《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索命黃道帶》、《鬥陣俱樂部》等片的大導,這次將故事焦點放在一群現實生活中,曾攜手合作創造臉書傳奇,最後卻反目成仇的好友的人性面。一開始,大衛芬奇並不確定自己是否對故事會感興趣,直到他看了索金的腳本後,他立刻改觀。「製片史考特盧汀和索尼影業的總裁艾美派斯寇不斷的跟我說,你一定要看看這個腳本,這是一個很棒的故事。當我開始閱讀後,我特別喜歡這個才發生幾年的故事題材,這是我最感興趣的地方。」

大衛芬奇接著說:「從某些方面來看,《社群網戰》的故事題材其實很老舊,爭論一個新發明背後,到底誰的貢獻應該獲得肯定。但讓它有趣的是,它不惜一切去避免選邊站。你不需要去把一些細節拿出來娛樂化,你只需要從做錯事和獲得勝利兩邊不同觀點去看這些事件,整個羅生門對我而言是非常有趣的部分。重要的是,電影是描述一群人分頭著手去做一件他們覺得對的事,但最後他們卻面臨無法合作達成目標的故事。我們的工作就是從事實中找出真相,或者說是找出三個真相。」

 

如同編劇索金,大衛芬奇也認同將電影設定在灰色地帶來操作,一群年輕、稚嫩的大學生在一夕間變成全球關注的改革者後,他們之間誰是英雄、誰是對立者的關係不斷在改變。大衛芬奇說,當你要面對許多分歧的記憶、狡詐的動機和強烈的自我意識時,事實不過是狡猾的概念。

「我不知道,所謂的事實是否可知,但我知道有些人太超過的表達他們自己的觀點,而這些人在索金腳本裡的行為和反應讓我覺得很真實。」大衛芬奇知道,涉及爭議領域會帶來什麼結果。「我知道如果我們公平的處理這個故事,那牽涉在其中的人有可能會出面否認。」導演補充說。

大衛芬奇利用馬克佐克柏、艾德華多、西恩帕克和溫克勒佛斯兄弟在長春藤聯盟和矽谷兩地做為故事基礎,勾勒出臉書早期剛上線到當今稱霸網路王國電影的樣貌。「時間和地點必須是很清楚的,關於馬克在哈佛宿舍寫下臉書程式編碼,和造成流行部分都特別真實。哈佛是個很奇妙的世界,一個小孩可能帶著一瓶紅牛走進去,隨後幾天他就寫了什麼東西在500台電腦上流傳,幾年之後,他甚至影響了五億人。我知道我需要去塑造出這環境的相關東西,包括這些人待的地方、他們的穿著,所有的細節必須符合哈佛學生和他們智識的樣貌。有趣的是,拍攝過程不只是要找一群賞心悅目的演員來演而已,還要打造一個環境,讓這些小夥子看起來像是會說這些東西的傢伙。」

 

雖然不是出身在哈佛那樣的環境,但大衛芬奇本身卻能感同身受,了解這些角色間相異的態度和年輕的抱負。「我能理解這些充滿創意的小團體,從親密夥伴到分道揚鑣的過程,我也能理解20或21歲的年輕人,要如何將自己的理念賣給金主,還有因為自己的年輕,必須低聲下氣獲得大人核准的來為自己實現可能目標的沮喪。在某些方面,馬克做的事和導一部電影沒什麼兩樣,你構思出一些東西,然後你的工作就是要將它執行好,確認它持續發展並看好它。這就是電影的主題,如果你為了保護自己的東西而傷害了別人的感情,那你就必須出手這麼做,因為那是一種責任。我同時也認同馬克從不因身分而去迎合任何人,支持這些角色的不敬和他們對特權的不屑,因為要是沒有這些,我們就無法拍出這個故事。」
 
大衛芬奇繼續說:「在我生命中,作風曾像馬克佐克柏一樣。我也曾像艾德華多一樣亂事,事後非常後悔,覺得自己太情緒化和愚蠢。我也曾經很自以為是的表現著。」

 
社群網戰
The Social Network
導  演: 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
演  員: 帕斯卡爾肖梅伊(Pascal Chaumeil) 、賈斯汀(Justin Timberlake)、傑西艾森柏格(Jesse Eisenberg)、安德魯加菲爾德(Andrew Garfield)
上映日期: 2010-11-05
導演大衛芬奇和編劇艾倫索金,透過幾個聰明年輕人的敵對觀點,抽絲剝繭去探索當今最具革命影響力的社群網站臉書成立的過程。
     
《社群網戰》劇組的研究
《社群網戰》製作源起
《社群網戰》演員篇
目前無相關文章
上則:《社群網戰》大衛芬奇篇   下則:《搖滾天空:約翰藍儂少年時代》演員篇
聯絡我們
粉絲團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