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出《藍色小精靈》3D電影版前,小精靈們只以2D平面形式出現過,要把它們立體呈現於3D大銀幕是劇組最大的考驗。攝影導演菲爾麥奧斯與美術設計比爾柏斯,必須和視覺特效指導里察胡佛、索尼動畫資深動畫指導特若伊沙里巴、資深視覺特效製作人莉迪亞波特宮妮一塊搭出場景、打光、拍攝,好讓後製能將三顆蘋果高的藍色小精靈合成到畫面裡。負責3D視覺特效指導羅伯英戈也參予製作確認整部電影的3D特效。
「拍這部戲最難的就是拍移動的畫面,一般拍片時演員會走位移動,但我們拍片時,六隻藍色小精靈其實都不存在,演員們必須和空氣對戲,而攝影機也必須跟著空畫面移動。身為導演,我必須要確保每個人都朝同一方向移動。」導演蓋斯納說。美術設計比爾柏斯負責片中的實景搭設,包括男女主角的紐約公寓、複製三分之二大的紐約中央公園著名眺望台城堡,還有賈不妙在城堡裡的地窖。事實上,中央公園的眺望台城堡內是沒有地窖的,所以劇組在攝影棚內直接搭一座拍戲。
賈不妙的地窖中央放了藍色小精靈提煉器,這個機器能萃取小精靈元素(前提是賈不妙必須先成功的抓到藍色小精靈)。「賈不妙啥都沒有,所以他發明這個提煉器要來抓小精靈。」柏斯說。因為六隻小精靈根本就不存在,所以在片場打光和拍攝對攝影導演麥奧斯而言是個大挑戰。「拍片時,小精靈們都不在現場,我們必須很專注地想像他們在幹嘛,如何表演,同時還要決定如何在空景上打光,如何移動攝影機。他們有時是定點,有時是移動,還得考慮白天和晚上的燈光,室內和室外的拍攝差別等,這些種種因素讓攝影變得很有趣但又充滿考驗。」
為了完成打光測試,麥奧斯必須用和藍色小精靈等身高的替身模型(19.05公分)來幫忙定位及彩排,這麼做也讓演員能知道藍色小精靈的所在位置,這樣他們的視線才能一致。在拍攝過程中,索尼動畫公司的視覺特效團隊還引進新的攝影系統,為的就是要精準的錄製出拍攝現場的光線,事後才能套用於電腦後製。三顆蘋果高的視線到底會看到什麼樣的世界呢?透過藍色小精靈們的觀點,會讓觀眾看到不一樣的視野。「多數電影裡都不會出現屋頂,但如果你躺在地上往上看,你就會發現小精靈們看到的東西:每個人類看起來都很高大,而且常會看到屋頂。」為了要勾勒出藍色小精靈的視野,美術設計部門設計了一個名為藍色小精靈水平儀的機器,讓使用者可以體驗從藍色小精靈眼中看出去的世界高度。
多數人都是從八零年代由沛悠繪製的「藍色小精靈」卡通認識這群可愛小東西。角色設計巴提諾說:「沛悠設計的藍色小精靈每隻都長得不一樣,而這些卡通手稿不能直接用在3D電影裡。沛悠的設計圖相當漂亮,有很多線條和曲線,他畫的漫畫也非常厲害,但他畫出來的形式比較誇張,同時也比較是針對電視卡通大量製作的標準。若要拍成電影,我們就必須要讓角色線條更柔和一點。」角色設計師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畫出新的藍色小精靈來符合3D電影的拍攝,而他們努力的成果不只讓所有工作人員都很興奮,連佩悠的家人也很滿意。
重畫藍色小精靈最難的部分,是讓他們有皮膚和骨骼,讓他們從傳統2D人物變成立體的角色。「要讓角色看起來有說服力,有很多東西必須要考慮進去,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個性,他們走路移動的姿勢都不一樣,畫的時候,必須把他們的肢體動作、體重和燈光如何呈現出皮膚的細節都考慮進去。」視覺特效指導里察胡佛說。最重要的,是藍色小精靈們的表現。
資深動畫指導特若伊沙里巴說:「導演希望看到藍色小精靈很真誠、自然的一面,所以我們的大挑戰是,讓小精靈看起來雖然很卡通,但還是要讓他們演起來跟其他演員一樣有說服力。」巴提諾說:「最重要的是,每個藍色小精靈都像真人一樣,要讓他們能像其他真人演員演得一樣好,必須要做到這樣,才能讓觀眾能入戲,關心這些角色所發生的事。」導演蓋斯納說:「對於動畫師的表現我感到相當驕傲,再加上配音演員的聲音,讓這些藍色小精靈彷彿有了靈魂。」
藍色小精靈是很特別的物種。比例上,人類約是七到九顆頭高,但小精靈只有一顆半的頭那麼高而已,這些小精靈的腳很大,腳甚至比腿還長。如果你是一隻藍色小精靈,你的頭約有十六公分寬,手約是棒球手套那麼大,為此劇組必須想出小精靈們行動的方式,因為他們不是人,沒辦法像人一樣行動。動畫指導沙里巴以小精靈們跑贏賈不妙那一幕為例,解釋說:「這些小精靈才二十公分高,他們如何跑贏180 公分的賈不妙?我們利用小精靈的大腳,讓他們能靈活跳躍、移動得更快,同時他們也可利用迷你尺寸的優勢,做到人類沒辦法做的,像是在很多物體間閃躲移動。」
拍片時,視覺特效指導里察胡佛和動畫指導沙里巴都會在現場,協助攝影導演麥奧斯及演員定位。劇組利用藍色小精靈的模型或不同的顏色記號,讓演員熟悉每個小精靈的位置,同時還會找來配音演員在現場念台詞,維持故事的節奏。「我們製造出藍色小精靈的塑膠模型來定位拍攝,同時還會把現場的光都關掉,方便麥奧斯用藍色小精靈的高度來打光,之後我們會請演員過來,我會拿著小精靈模型跟他們彩排三、四次,直到演員習慣後,再把模型拿掉拍空景。」沙里巴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