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電影簡介】
故事敘述一個臉上始終掛著笑臉,充滿熱情、極積外向的教師,如何利用自己幽默的言語與樂觀的人生態度,幫助周遭的朋友走出難關,並且享受生活,一掃生活裡的陰霾與不快。
【關於電影】
如果問普天下最能代表倫敦的導演是誰?年逾七十、拍片迄今沒有離開過倫敦的麥克李毫無疑問是最具有資格的人選。荷蘭著名作家伊恩布魯瑪(Ian Buruma)曾經如此寫道,「當你上了一輛倫敦巴士,當你在咖啡店聽鄰座的人談話,你很難不想到麥克李。就像那些完全原創的藝術家一樣,麥克李創造出了自己的世界。麥克李的倫敦,就像費里尼的羅馬、小津安二郎的東京一樣具有非凡的魅力。」
但如果真談到風格,麥克李的風格遠不如小津或者費里尼那麼鮮明,他的主題不如費里尼統一,他的形式沒有小津那麼強烈。對於場面的掌控他也沒有那麼強迫,他喜歡和演員一起研究劇本,然後藉由排練的方式慢慢的完善劇本。所以在他的電影中,我們永遠不會感覺到導演作為作品的主宰地位存在,我們看到的永遠是那些充滿靈魂的角色,那些角色之間永遠在進行充滿化學反應的表演,而那些角色都是最地道的倫敦人。
從作品屬性來看,本片是麥克李最輕盈活潑的電影,過往沉重悲傷的主題被替換成樂觀積極。一個三十歲的倫敦女郎,樂觀,活潑,面對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會退縮,勇敢面對。麥克李非常酷愛利用戲劇衝突,將角色之間的關係推演到尷尬的狀態,因為只有如此才能激發出角色真正的個性,而禮節本身具有強烈的文化屬性,這就是麥克李電影帶有強烈倫敦色彩的原因。無論是性格、口音、步態、或者階級,都充滿了倫敦感。但就戲劇結構、人物塑造而言,角色的發展又非常完整,具有普世性。
影片中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場景,女主角歡呼大笑,突然又冷場,顯出轉瞬即逝的落寞與遺憾,也許觀眾在此刻看到的並非倫敦,而是自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