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導演:克里斯汀穆基
克里斯汀穆基(Christian Mungiu)是羅馬尼亞最具國際聲望的知名導演,2007年他以風格極簡卻又充滿張力的電影《4月3週又2天》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為共產垮台後的羅馬尼亞電影新浪潮敲出一聲巨響,以黑馬之姿震驚全球影壇勇奪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成為羅馬尼亞創國以來的第一人。
隨著名氣大開,被視為民族英雄的克里斯汀穆基,於是思索著該如何延續這股熱浪,繼而讓羅馬尼亞電影工業展現蓬勃榮光,而集結多位新銳導演一同參與的電影《黃金年代狂想曲》,即是這樣的概念下發展出來的作品。
揮別《4月3週又2天》的抑鬱與低壓,克里斯汀穆基在電影《黃金年代狂想曲》中,再度找回了過往擅長的黑色幽默,並以趣味橫生卻又犀利的觀點,揭開極權統治下的種種荒謬。藉由幽默與歡笑,刻畫出走過政權的風風雨雨,羅馬尼亞人民依舊不變的樂天性格。
導演的話
拍完《4月3週又2天》後,一名觀眾告訴我,他覺得我們越來越為了得獎而拍電影,並越來越少重視觀眾。他問我是否能做些什麼來改變這情況,我說好。因此我決定開放原先「黃金年代」的所有企畫,廣邀其他羅馬尼亞導演、以及對那段時期記憶深刻的電影工作者來執導,而由我選擇故事、撰寫劇本、選角和剪接,以確保在給予每位導演創作空間的同時,最後完成的是部風格統一的電影。
在共產時期排隊,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最後會拿到甚麼。我們將這樣的概念引進電影,每一次不同的放映都是一種不同的排列組合。因此如果你跟某個看過不同版本的人聊天,也可趁機思考我們背後的用意。
《黃金年代狂想曲》對我來說就像是60至70年代的義大利電影,通俗、直接而輕鬆有趣,讓電影回歸到一種大眾藝術。
──坎城金棕櫚導演 克里斯汀穆基(Cristian Mungiu)
關於演員:弗拉德伊凡諾夫
羅馬尼亞影星弗拉德伊凡諾夫(Vlad Ivanov)是金棕櫚獎導演克里斯汀穆基的御用愛將,兩人早年曾先後合作過多部商業廣告,後來更以榮獲坎城金棕櫚大獎的電影《4月3週又2天》一同將羅馬尼亞新浪潮推上高峰。他的演技內斂又充滿爆發力,事業領域更橫跨劇場、電視與電影,作品的質與量皆相當驚人,加上認真又敬業的工作態度,被視為是羅馬尼亞的影壇一哥。
弗拉德伊凡諾夫最為台灣觀眾熟悉的,當屬電影《4月3週又2天》裡的密醫「貝貝先生」一角,他在片中精彩詮釋了極權體制下受壓抑的扭曲人格,不僅令全球影迷為之震撼,繼之更勇奪了「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大獎,而電影《黃金年代狂想曲》,則是他再度與穆基合作的最新力作。
弗拉德伊凡諾夫在電影《黃金年代狂想曲》中,飾演「雞蛋外遇傳奇」裡的司機 葛利格一角。恪遵職守的他,每天的任務就是將載滿母雞的卡車,連夜趕路送往南部,中途還絲毫不得停留過夜。不料某天,當他在休息站吃完飯後,卻發現車輪被偷了,不得不在旅館待上一晚時,竟發生了一件極為奇妙的事。
關於演員:黛安娜卡娃柳堤
外表秀麗又充滿自信的黛安娜卡娃柳堤(Diana Cavallioti),是羅馬尼亞影壇最具潛力的新生代女星。才貌雙全的她高中時就兼修古典與現代流行樂,流暢文筆還寫得一手好詞,大學時轉入卡拉迦列戲劇與電影藝術學院(UNATC)修習表演後隨即大放光芒,打從大一開始,電影與舞台劇的邀約即應接不暇。卡娃柳堤的表演風格被劇評形容為「文靜裡蘊涵力量,樸實中充滿詩意」,雖然尚未建立起國際聲望,卻已被多位國際導演相中,演藝事業正待起飛。而《黃金年代狂想曲》則是黛安娜卡娃柳堤與導演克里斯汀穆基首度合作的電影。
黛安娜卡娃柳堤在電影《黃金年代狂想曲》中,飾演「瓶裝愛情傳奇」裡的女學生克蕾娜一角,她企盼著假期時與好友去露營,卻因家裡負擔不起只得作罷。就在此時,一名假扮成衛生官的學生布奇,為了溜進家家戶戶取水販賣而敲了她家門鈴。賺錢的機會就這麼送上門來,克蕾娜於是決定加入他,以異想天開的方法追逐夢想。
關於演員:保羅鄧卡
1983年出生的保羅鄧卡(Paul Dunca)是羅馬尼亞知名的舞者與演員,他早年於德國求學,後返回羅馬尼亞的卡拉迦列戲劇與電影藝術學院(UNATC)攻讀編劇,以身兼劇場演員、舞蹈家以及音樂人的多才身分廣為人知。他是《4月3週又2天》導演克里斯汀穆基早年拍攝廣告與MV時的固定班底,並曾參與過穆基編劇的短片《Scanteia》演出,而《黃金年代狂想曲》則是兩人再度合作的電影。
保羅鄧卡在電影《黃金年代狂想曲》中,飾演「高帽子傳奇」裡的攝影師助理一角。他專職處理黨營報紙「火花報」上刊登的所有圖片,不料卻在法國總理造訪之際,被高層要求要在兩人會晤的照片上,為身高明顯矮一截的「偉大領袖」偷偷加上一頂高帽子,不料此舉卻為「火花報」鬧出了前所未見的大笑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