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波葛立斯基( Alexei Popogrebsky ) 1972 年出生於莫斯科,父親是俄國知名的劇作家,他大學主修心理學,畢業後因想探究「生命的意義」,毅然跨入電影圈,打算從影像世界尋找解答。 1994 年他結識莫斯科電影學院( VGIK )的好友柯烈尼可夫( Boris Khlebnikov ),在合拍了幾部短片之後,他便以處女作公路電影《消失在地圖上的名字》 Roads to Koktebel 打響了名聲,一舉入圍柏林影展觀摩單元,並於國際影壇勇奪五項大獎。 2007 年電影《醫生和老人》 Simple Things ,則為他奪下了包括卡羅維瓦利國際影展在內的 12 項大獎,成績斐然。
《我如何度過這個夏天》是巴波葛立斯基與男主角賽吉普克帕里斯( Sergei Puskepalis )所共同譜寫的劇本,靈感則來自 1912 年俄國探險家長征北極的旅行日誌。他在片中藉由孤寂的雪地世界與僅有的兩位演員,刻畫出了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共生關係,畫面則精準捕捉了極地的壯麗景致與人性脆弱,不論影片氛圍或主題,都延續了俄國大師塔可夫斯基一貫的美學傳統。其中兩位柏林影帝在片中宛若父子般的情誼,則出自導演對早逝父親的感念,使全片的戲劇張力在冷冽緊繃外,更多了一股親情的溫暖。
導演的話
大約 14 歲的時候,我因緣際會讀到了北極探險家謝多夫( Georgy I. Sedov )的旅隊日誌。那是一趟倉促成軍的探險,當船隻被北極浮冰困住、無法前行時,不論目的地、或是最近的庇難所,都離他們有千里之遙。帶頭的領隊因此下令:「我們將在此地度過一個冬天。」(對船員來說事實上是兩個冬天,但對謝多夫來說卻是永久,因他後來葬身該地)那是個無線電、空中救援以及 GPS 都還沒成為普遍消費品的年代,而冬天對某些人來說,就像是有半輩子那麼長。
在那之後,我對時間以及空間相關的題材就非常著迷,特別是那種與日常差異極大的地理環境。因此這部電影《我如何度過這個夏天》基本上來說,是關於兩個人極獨特(以及衝突)的時空觀。因為我們大都居住在城市,這電影基本上也是透過年輕男主角的眼光來看待事情,因為他的生活經歷與我們較為相近。然而,拍攝的過程中,我們卻試圖以客觀的角度來刻劃北極,並揚棄所有預設的想法,以開放的心期待它給予我們驚奇。事實證明它給予的不只是驚奇,而我到現在還是不敢相信自己有幸經歷過那樣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