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OOKER電影網> 熱門電影 > 已上映電影 > 高壓行動
高壓行動
Beirut
類  型: 冒險、動作
片  長: 未提供
導  演: 布雷安德森( Brad Anderson)
演  員: 喬漢姆( Jon Hamm) 、 羅莎蒙派克( Rosamund Pike)
官  網: https://www.facebook.com/skyfilmsINtaiwan/
年  代: 2017
語  言: 英語
發行公司: 華映娛樂
上映日期: 2018-05-25
《神鬼認證》系列編劇東尼吉爾洛伊操刀,劇情反轉,危機四伏,幕後真相底是什麼?
《控制》羅莎蒙派克再展多面向高智慧演技
用朋友的性命交換恐怖組織首領的自由,分秒必爭,個人情誼與世界和平,要怎麼選擇?

導演:《絕命連線》布萊德安德森
演員:《控制》《神隱任務》羅莎蒙派克
《廣告狂人》《玩命在劫》喬漢姆
《沈默的雙眼》《魔鬼總動員》迪恩諾里斯
《國家寶藏》《致命武器3》馬克佩雷格里諾
《華爾街之狼》《金剛:骷髏島》希亞溫漢


故事大綱

1972年的貝魯特,美國外交官梅森史凱爾斯(喬漢姆 飾)主辦了一場派對,恐怖份子突然攻擊派對,造成了血腥悲劇......

10年後,梅森回到波士頓工作,但也成了酒鬼。一天,有個陌生人接近他,給他護照、機票和現金,加上一封來自「朋友們」的緊急邀請,要他立刻飛往貝魯特。他很不情願地抵達,看到之前美麗如畫的海濱城市,已變成深受暴力之害的戰區,他很快得知被召喚回來的真正理由─恐怖份子綁架了他的好友也就是中情局探員卡爾萊利(馬克佩雷格里諾 飾),美國大使館給他的任務就是前往談判,對方的條件是釋放恐怖組織首領阿布拉賈爾,據說他遭到以色列監禁,必需用阿布拉賈爾的自由來交換卡爾萊利。

大使館派珊蒂克勞德(羅莎蒙派克 飾)協助梅森進行談判,他祕密跟綁匪碰面,並設法發現線索,來幫助他釐清以色列軍事大佬、美國政客、巴勒斯坦解放陣線部長和腐敗官僚間的權力拉扯。他心頭縈繞著過去的創傷,還要面對一個艱難的問題,在這個真相只有在權宜或有利時刻才會浮現的世界,你要信任誰?

關於製作

湯尼基爾洛伊因擔任《神鬼認證》的編劇而備受好評,後來他又執導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提名片《全面反擊》,以及為全球賣座片《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編劇,不過新片《高壓行動》的計劃早在他奠定業界地位前就開始。回到1991年,他正在為愛情喜劇片《冰中奇緣》編劇,當時他認識了恰好是前中情局分析員的製片人羅伯特科特,湯尼基爾洛表示:「我們談了許多地理政治學的議題,羅伯特認為若是有一部關於外交談判人的電影會很引人入勝。那時因為湯馬斯佛里曼(Tom Friedman)剛推出著作《從貝魯特到耶路撒冷》(From Beirut to Jerusalem),貝魯特成為熱門話題,我們想要把一名談判人放進這種歷史背景,感覺會很寫實但又不必是真實故事。」

湯尼基爾洛伊建立起虛構的劇本,並參照了1984年中情局站長威廉巴克利(William Buckley)綁架案的真實事件,他表示:「如果一名高階的中情局官員遭到綁架會發生什麼事?對我來說,這個事件是很適合的範例。正當我完成劇本時,巴克利的屍體被尋獲,關於這件案子有許多報導,都很誇張、野蠻、恐怖又戲劇化。」

湯尼基爾洛伊埋首於研究,並發現寶貴的細節,能讓他用來設計30幾年前似乎有可能發生在黎巴嫩的事件,他解釋:「我跟幾個人在電話上談過,建立起豐富的資料,我還特別花了3個月的時間全心鑽研,後來編寫成電影裡梅森返回黎巴嫩時的情形。我獲知許多驚人的事實,我原本不知道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這麼複雜、腐敗和階級嚴格,我也不知道以色列有這麼強烈的意圖想要進入黎巴嫩,或是扭曲到想要為入侵這一區做出辯解。我知道喬治舒茲(George Schultz)、奧利弗諾斯(Oliver North)和羅伯特麥法蘭德(Robert McFarland)涉入時的雷根時期的白宮,也知道導致貝魯特美國大使館爆炸的事件,但直到我親自做研究,我才得知所有錯綜複雜的細節。」
湯尼以政治機能失調的黎巴嫩作為背景,設法根據間諜小說大師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的手法,發展出電影主人翁的內在心理狀態,他表示:「約翰勒卡雷的小說非常精彩,即使不是每一本經過改編後都能拍成好電影,因為太難化繁為簡了。我的動機主要就是設計出一部勒卡雷風格的電影,要放進兩小時情節的框架,於是我想出梅森這種角色,他面對巨大的失落感,這就是典型的約翰勒卡雷調調。」

《高壓行動》的中心角色預示出一個有缺陷的英雄,這後來成為湯尼基爾洛伊一些著名作品中的角色原型,他表示:「過去我想像出一些需要救贖的人物,像是《神鬼認證》和《全面反擊》中的角色,而這一切的濫觴就是梅森。在《高壓行動》中,我的興趣在於編寫出受困在政治情況中的人們,在此同時,梅森還要被迫正視自己的過去和弱點。」

湯尼基爾洛伊於1992年完成這齣劇本,許多A咖演員和導演都對這個計劃有興趣,當時這個故事名為《High Wire Act》。然而,湯尼筆下虛構化的美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於1982年發生在黎巴嫩的陰謀,最終處理起來還是太棘手。湯尼若有所思地表示:「問題就在於劇本寫得太逼真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以色列和美國國務院三方都沒有值得效法的行為,當時除了這個故事中的主角,沒人看起來是好人。」

當時沒有一家電影公司核准《高壓行動》的計劃,湯尼基爾洛伊就先把這齣劇本擱置著,去忙其他的計劃。時間切到2003年,雷達影業製片人麥克威伯剛好拿到這齣劇本,他回想地表示:「這是我創立雷達時最先讀到的劇本之一。這齣劇本很棒,但我不太確定能怎樣拍成電影,不過考慮到有許多挑戰,也表示這會是一部好片。這麼多年來,我電腦螢幕的角落都留著一張便利貼寫著『Beirut』。」

2012年《亞果出任務》上映後,《高壓行動》就從便利貼進展到可行的商業計劃。《亞果出任務》的背景設定在1979年,後來贏得奧斯卡獎最佳影片,全球票房高達2億3200萬美元,這證明背景設定在中東的政治冒險片也能叫好叫座,因此在湯尼基爾洛伊的同意下,麥克威伯就讓《高壓行動》的計劃復活了。

湯尼基爾洛伊花了3個月時間重修劇本,他表示:「這齣劇本裡的戲劇性依仍很強烈,但政治渲染性已經完全消退,而且此時距離原始問題已經相隔快兩代,對於發生在1982年冬天黎巴嫩的事件也不再有爭議。」
 

導演的理念

製片人麥克威伯的企圖心是讓《高壓行動》的計劃復甦,並找來布雷安德森執導這部電影。布雷安德森是資深的獨立電影編導,他在前作中已經展現天賦,善於處理角色的懸疑性,包括克里斯汀貝爾主演的《克里斯汀貝爾之黑暗時刻》和伍迪哈里遜主演的《消失的旅客》。麥克威伯表示:「布雷非常懂得掌握緊張的局勢和步調。《消失的旅客》具有那種馬不停蹄的倒數感,那正是《高壓行動》所需,他瞭解如何帶出冒險面向,並為故事注入真實的刺激感。」
布雷安德森表示劇本的異國環境和人際間的戲劇性引起他強烈的共鳴:「我深受這個故事中的世界吸引。坦白說,我原本對於這種背景不甚瞭解,對我來說,最初吸引我的比較是因為角色元素。我很著迷於梅森作為內心備受煎熬的靈魂,他試圖藉由拯救他的朋友為自己帶來救贖,這是很經典的戲劇化感性表現。」

就調性而言,布雷安德森舉出1982年彼得威爾以印尼為背景的電影《危險年代》當作主要標準,他表示:「那部電影會把你丟入一個既感官又危險的世界。同時這也是一場情感的旅程,描述各個角色陷入這個受戰爭蹂躪的世界角落,他們試圖找到一些他們能依靠的良善或希望,那正是我們想要在《高壓行動》中傳達的訊息。另外像是《諜影行動》或《冷戰諜魂》中發生在諜報界的懸疑戲劇性,也能作為我們的參考 」

一旦布雷安德森同意執導《高壓行動》,麥克威伯就向ShivHans影業的兩位製片合夥人希凡妮拉瓦特和莫妮卡李文森提出這個計劃。希凡妮拉瓦特擔任製片人的前作包括《神奇大隊長》和《好萊塢黑名單》,她表示:「我感覺湯尼的劇本富有戲劇性、神祕性和懸疑感,是一部完美的驚悚冒險片。現今的驚悚冒險片傾向於暴力又誇張的動作,不然就是大量依賴某種技術手法,《高壓行動》則是非常人性。」

希凡妮拉瓦特和莫妮卡李文森跟布雷安德森見面後,兩人特別認同導演對於真實性的承諾。莫妮卡表示:「布雷對於他會怎麼述說這個故事抱持實際的理念。他立刻開始談論地點,於是我們先去摩洛哥勘景,走在丹吉爾市(Tangier)的街道裡,布雷很清楚自己想要怎麼拍攝,光是依據他的設想,我就能看見這部電影逐漸成形。就此而言,布雷把這個故事想得非常深入,遠超過我在讀劇本時的想像。」


  • 在丹吉爾市實地拍攝
《高壓行動》的劇組除了有一天是在羅德島取景,全片都是2016年夏天在摩洛哥西北邊的丹吉爾市內外拍攝。麥克威伯表示:「我們選擇丹吉爾市當作重新創造出貝魯特的理想地點,因為這裡不像那一區其他地方開發得那麼現代化。當你身在丹吉爾市,看到各種場所,感覺就像回到過去。」

丹吉爾市證明尤其適合代替貝魯特,因為這座城市的近代史曾有多變的一章。莫妮卡李文森解釋:「10年前丹吉爾市出現蓋大樓的熱潮,但那些錢都來自販毒。政府發現後立刻禁止這些建設,所以丹吉爾市有許多大樓都蓋到一半,只剩空樓房,但政府也不想要人民未經允許住進這些大樓,所以他們就用大榔頭和推土機把這些房子拆毀,成了瓦礫堆。在丹吉爾市還能看到那種景像令人難以置信。」

既然有這麼豐富的景點能利用,製作設計亞瑞德沙瓦特的重心就在於找到最適合這個故事的現存場所,他表示:「我們並沒有從頭打造出許多場景。以故事氛圍來說,在丹吉爾市實地拍攝的價值不可小覷。這些半毀大樓的建築述說了這裡的故事,這是一個充滿宗教、報復和流血事件的地方。」

對喬漢姆而言,在摩洛哥及其邊遠的沙漠區域拍片賦予這部電影一種即時感,那是不可能在美國複製出來,他表示:「對我來說,丹吉爾市感覺就是個異國地方,我希望能以很正面的方式傳達給觀眾。當然了,我們也能在伯班克(Burbank)、華納農場(Warner Ranch)或阿布奎基(Albuquerque)的製片廠拍攝,不過這部電影感覺就是很真實,因為你不必在事後消除像是摩天樓、校車或公車站牌的景象。」

由於《高壓行動》橫跨貝魯特於1970年代的全盛期,這裡曾經是一處迷人的觀光勝地,10年後因內戰變得一片荒涼。製作設計亞瑞德沙瓦特利用丹吉爾市質地豐富的環境,為一些地點注入這裡曾經有快樂過去的細微提示,他表示:「在建構出這部電影的風貌時,我們要利用1970年代的過去作為1982年故事的背景。你會看到街道上的招牌,有些部分屬於法語區、有些部分屬於阿拉伯語區、還有些部分同時屬於西部和中東,所以你看到的不只是中東的某個戰區,我們鏡頭下的《高壓行動》具有更多風味。」


  • 不再非黑即白看世界
《高壓行動》是一部描述過去時期的驚悚冒險片,但這種主題也很能引起當代觀眾的共鳴,因為這部電影重訪中東恐怖主義的根源,這種背景可以呈現出一個歷久彌新的故事,描述人對於和平的追尋。麥克威伯表示:「我想看過《高壓行動》的觀眾都會對我們觸及的歷史變得有興趣。我也認為這部電影的概念是關於一個人能改變現況,無論是多麼微不足道的事。在惡劣的情況下,你就必須做好準備,努力讓情況變得更好。」

《高壓行動》也會邀請觀眾體驗充滿趣味性的異國風情地點。布雷安德森表示:「我們創造出一個煙霧彌漫、粗糙、骯髒但又破爛得美麗的世界。我想要觀眾在看《高壓行動》時感覺這1小時半都身歷其境。到頭來,如果觀眾看完這部電影時,對於1980年代美國對於貝魯特的涉入開始產生問題,或是如果這部電影能引領人們設法得知更多那個時期的事,那樣就太棒了。不過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能帶來一場感官經驗,讓觀眾進入那個歷經滄桑的世界,對我來說那才是有趣之處。」

喬漢姆的角色願意對談,這跟目前的政治風氣形成強烈對比,如他指出:「現在的世局很兩極化,大家都很害怕自己會成為所屬政黨、國家或宗教的叛徒,所以什麼都不說了,好像我們只能夠以非黑即白的方式來看待事物,但這個世界並不是只存在著黑白兩色。如果不對談,只是打戰,那樣沒有道理會讓情況改善。坦白說,這就是我希望觀眾看完這部電影會獲得的訊息:別再打戰了,也許對談更管用。」

目前無幕後花絮
目前無相關文章
上則:雪地裡的擁抱   下則:葉問外傳:張天志
聯絡我們
粉絲團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