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 柏林影展|經典單元特別放映
★ 劃時代全新數位修復.4K DCP完美獻映
★ 電影旬報評選.二十世紀百大電影
★ 電影旬報獎|年度十大電影最佳影片
★ 藍絲帶電影獎|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
★ 每日映畫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
劇情介紹
住在北鐮倉的間宮一家人,近日為了女兒紀子的終身大事,個個焦急不已。溫婉貌美的紀子就快過了適婚年齡,伴著家人的聲聲催促、身邊好姐妹們相繼成家,甚至連公司主管亦為她介紹起相親對象,不知是逃避還是沒興趣,紀子看似不著急,但掛在臉上的那一抹微笑,卻又像在掩飾潛藏的不安。時光荏苒,幸福的歸宿究竟該花落何方,面對人生的選擇題,也許在紀子的心中早有答案。
電影介紹
與《晚春》、《東京物語》並列為「紀子三部曲」的《麥秋》,為小津安二郎與原節子的二次合作。全片以原節子所飾演的女兒紀子之婚事為主軸,細膩描繪出家人之間,難以割捨的情感牽掛,並藉此醞釀出二戰之後,日本傳統家庭面對生死別離的人生況味。小津曾說:「我要拍的不是故事,而是輪迴、無常等深奧的主題。為了這個緣故,《麥秋》可算是我多年來最辛苦的作品。」麥秋意指初夏時節,正為秋日播種的冬麥,遲至來年成熟之際。累累麥浪隨風流淌,送走舊時代家庭的崩解,迎來生命衍續的嶄新篇章。
導演介紹
小津安二郎
「電影,是以餘味定輸贏。」
小津安二郎,日本一代電影巨擘,英國《視與聽》雜誌評選影史十大導演之一。1963年12月12日,甫滿60歲的小津,於生日當天溘然長逝。一生未曾婚娶,與母親同葬鐮倉圓覺寺,墓碑上刻著大大的「無」字,似乎正訴說著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而一字道盡的灑脫人生。
「對我而言,小津安二郎引領了電影這門20世紀的藝術形式,直至最美麗、獨特,且無法復刻的境界。」–《巴黎.德州》導演.文溫德斯
1903年出生於東京深川,幼時不好詩書卻偏愛電影,在20歲那年因緣際會下,進入了東京松竹蒲田片廠擔任攝影助理,並在1927年執導了他的第一部電影《懺悔之刃》,爾後因適逢二戰被徵召服役工作短暫停擺,退伍後則持續創作,直至1963年的遺作《秋刀魚之味》,小津畢生共拍攝了54部電影作品,從早期多為溫馨喜劇風格至經歷戰亂後,轉而將重心放在描繪具有時代特色的庶民文化,透過對「人情」的獨到著墨,藉由親友相聚、女兒出嫁、生死別離等生活素材,貼切而深刻地反映出大和民族的日常風景,以《晚春》、《麥秋》、《東京物語》等為其生涯代表作。
「這是一種靜觀的眼界,一種傾聽和注視的態度,這和一個人在觀賞能樂,在做茶道或花道的時候,所採取的姿態是相同的。」–《小津安二郎的電影美學》唐納瑞奇
小津電影中,最引人入勝的便是那框中有框、貼近榻榻米,平行視角的構圖與攝影,在如此工整而穩定的電影美學中,小津施以精準的場面調度、細膩有味的對白文本,以及各個有著精湛演技、出眾面容的演員班底,讓這圍繞在家庭瑣事上的劇情,顯得生動而貼近人心,甚至深刻了人生中的時間軌跡,讓情感得以越鑿越深、越走越遠。
「流行歌詞,笑在臉上,哭在心裡。說出心裡相反的言語,做出心裡相反的臉色,這才叫人哪。」–小津安二郎
小津的創作生涯,就這樣對應著他的生活寫照,像是多次取景的鐮倉,成了他與母親的長眠之地;終身未婚,卻總是在探討著家庭問題;演員來來去去,不外乎就是飾演父親或兄長的笠智眾,女兒角色的三宅邦子、原節子。諸多元素,成就了作者論的原型,也成就東方文化的典型。小津不斷地以他獨有的見解與幽默,讓我們看透事物的本質,不論此刻歡笑或是隨後嘆息,都是人生的必經。就以這適當的距離,一起觀望生命、參與生命、接受生命吧!
角色介紹
原節子(飾 間宮紀子)
《麥秋》中飾演間宮家的小女兒,溫柔貌美、體貼大方,任職於貿易公司擔任秘書,是新時代的獨立女性,卻因到了適婚年齡,而被催促著面對嫁娶之人生大事。與小津的合作,成功樹立了原節子溫婉謙和的女性形象,更因終身未嫁,而成為日本人心中「永遠的女兒」。
笠智眾(飾 間宮康一)
《麥秋》中,演活了帶有大男人主義、性格急躁的家中長子康一,同時也是一名醫生,在劇中講出「戰後女人變得愈來愈放肆」之類的對白,與自身如此的形象反差,更顯現他獨有的演出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