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 最佳音效獎(2012)
★第九屆香港亞洲電影節 亞洲國度單元(2012)
★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 北京展映單元(2013)
★第三屆中國文化連線中國視像藝術節 競賽單元(2013)
★第十三屆廣州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最佳新導演(2013)
★第三屆華語視像藝術節 評審團三等獎(2013)
一部關於粵劇男旦(乾旦)的人物紀錄片,
一個講述逆流者藝術生命的故事,
一段跨越七年的影像紀錄。
兩位香港青年譚穎倫與王侯偉,自小惺惺相惜,皆選擇投入傳統粵劇為畢生志業,一心想成為寥寥可數的男花旦。兩人經常互相學習,揣摩如何扮演好一個女性的身段角色,憑著旁人無法理解的熱情,即使面對行業的不景氣,承受來自家人與社會的不解及壓力,他們只是一意孤行地走著屬於自己的乾旦路。到今天,兩人成為了一對台上的好拍檔,演繹一段段粵劇男女的動人故事。
在香港從事藝術是一條逆流的道路,不切實際又難有明天。當知道前面的路沒有未來,你還會選擇走下去嗎?
導演簡介 - 卓翔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系,主修導演。2006年首部16mm短片《黑糯米與周媽媽》入圍「第十二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IFVA)公開組競賽部份;翌年其畢業作《綠城》亦入選「香港同志影展2007」作公開放映;2009年在香港藝術發展局贊助下拍攝作品《一封情書》,並入圍「第三十三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鮮浪潮短片競賽組別」;同年代表香港到台灣參與台北金馬獎主辦的首屆金馬電影學院進行學習交流,與多位同學合導的短片作品《小真的男朋友》被金馬影展選映。
最新作品《乾旦路》由CNEX 紀錄片拍攝基金資助拍攝,為卓氏首部紀錄長片。
歷年作品Filmography
2010 一個夢A Dream
2009 小真的男朋友Boyfriend of Xiao- zhen
2009 一封情書Love Letter from a Classmate
2007 綠城 Lu Cheng
2006 黑糯米與周媽媽 The Easter Egg
2006 背影 Father
2006 新羅生門 Rashmoon 3
導演手記 From the Director
故事就是這麼奇妙地發展。
2004年,紀錄片內的兩位主角王侯偉與譚穎倫初次相識,當時王侯偉已對譚穎倫自小開始唱旦角很感興趣,於是主催拍攝一部以他為主體的紀錄片-《乾旦路》。五年過後,因緣際會之下王侯偉讓我認識了這位主角。同時王侯偉一直認為《乾旦路》還是有繼續探究紀錄的必要,於是我就重新整理這五年間的資料。過程中發現他倆的關係仍如絲緊扣,所以就刻意把他們的路同時放在影片中,做一次並置的探討,那就成了今天的《乾旦路》。在製作這個紀錄片當中,完全感受到「身份認同」在現今世代的一種重要性,即使有更好的技藝,但不受完全認同,也只能像過門而不能入的境地。這是否證明了粵劇在香港這講求利益為本的地方,已失去它的生存空間?又是否說明了這門傳統藝術已被主流意識轉化成一項課餘活動呢?藝術在香港從來都是奢侈品,若非生在富裕的家庭,是難以投放所有時間在藝術上;往往會因為各種迫在眉睫的現實問題做出妥協。這是一條絕對沒有前路的路嗎?藝術可以不單純只是一種與趣嗎?還有多少人會以藝術作為他們的人生目標呢?
透過兩位不同背景、不同步伐的青年粵劇演員,以他們的路,道出我們這個世代,只能抓緊當下的機會為自己的付出留下一段短暫的印記,也是當下很多創作人(包括我)的一種情感投射。
影片介紹 About the Documentary
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院長/舒琪
首先申報一下利益衝突:《乾旦路》的導演(卓翔)、剪接(高展鳴)和片中其中一名被拍攝對象王侯偉,都是我的學生。事實上,影片中有關另一名主角譚穎倫少年時期(12歲)的片段,均來自王在一年級時與其他幾名同學集體攝製的一部紀錄短片(但大部分都是當時被棄用的out-takes),影片的名字也叫《乾旦路》。
卓翔與王同級。那部短片,卓翔沒有參與,但沒想到在畢業五年後,會延續這個題材,並把焦點集中在原本隱藏在攝影機背後的王的身上。卓的畢業作品部分內容涉及崑劇,可能是那時候開始對戲曲產生興趣(抑或是更早時被校內放映楊凡導演的《鳳冠情事》引發的?)。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在現在這個版本的《乾旦路》裡,看到了下列幾件事情:
一
同學們真正的成熟了。第一版《乾旦路》只是把譚穎倫作為一名「天才神童」來處理。時間很多時都是紀錄片的最大「功臣」,因為它帶出了改變(戲劇性往往都建築在「變化」這元素身上)。五年過去了,譚穎倫從一個粵劇界的耀目新星(用王的說法:「很可能是香港粵劇界的第一個乾旦」),變成了一個前途充滿陰霾的「生」角(已放棄了當「旦」角的夢想),他自己本身也從對粵劇沉醉不已,變成意興闌珊。新版《乾旦路》記錄、也同時探討了(即是說,有了創作者自己的思考、洞悉力和態度)這項變化的含義,對譚的,也對觀眾如你、我。
二
更成熟的表現,在於有勇氣地走到幕前,把自己也變成為被觀眾審視的對象,而且是赤裸裸的,但目的不是為了滿足觀眾的獵奇心理(最低限度是好奇心吧),而是為了反思自己的抉擇。作為一部優秀的紀錄片,作者(相信卓翔也不會不承認,王起碼是影片的另一名作者)的integrity是很重要的。這方面,我覺得《乾旦路》符合了這項條件(雖然我私自認為,影片其實可以更坦率,更沒保留,但這是程度問題,不會因而抹殺了它的成績)。通過把王與譚並排剪接和對比,影片接觸到成長、家庭影響、理想vs.現實、堅持vs.妥協、藝術vs.生活等題旨。名目都是弘大的,但處理上卻是老實的。
三
坦白說,作為表演藝人,不論是譚或王,本身都不算具備很強的先天性魅力,這對《乾旦路》的吸引力,無疑會帶來局限――一個大概是無可避免的比較,特別是因為大家都是CNEX的項目,自是張經緯的《音樂人生》。但容許我說,把電影還原到它的本質,《乾》片對它的對象,其實有著更獨特的角度、更深入的看法,並沒有什麼風格上的掩眼法。我不是要借《乾》片來故意貶低《音》片的成功(市場上的、評價上的)。我只是實事求是而已。(當然,我也不否認我少不免會有某些主觀上的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