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OOKER電影網> 電影情報 > 塞納河上的船屋
塞納河上的船屋
2023-10-03 作者:iLOOKER網編輯

妙麗兒托隆畫長頸鹿變螳螂

《塞納河上的船屋》登國際影媒搶風采

 

畫長頸鹿變螳螂《塞納河上》精障病患妙麗兒托隆(Muriel Thouron)爆紅搶風采.jpg

 

勇奪今年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獎的電影《塞納河上的船屋》(On the Adamant),劇情介紹巴黎塞納河上一座木造駁船「堅毅號」(The Adamant)的藝術工作坊,並帶出四名精神障礙患者的生命故事。其中超會搶戲的病患妙麗兒托隆(Muriel Thouron),就以一幅描述母螳螂愛慾生死的畫作【生命、愛與死】搶盡病友風采,她的劇照甚至登上【好萊塢報導者】(THR)、【銀幕】(Screen)等國際影媒,讓她一夕間初嘗「爆紅」滋味。有趣的是,妙麗兒托隆在片中解讀她的畫作,「母螳螂為『愛』而交配,為展現『死』而殺夫」,搭配詭趣表情引人發噱。更勁爆的是,就在她的畫作大獲讚賞時,她竟自爆說「我本來要畫長頸鹿,卻不小心畫成了螳螂」笑爆觀眾。《塞納河上的船屋》全片充滿療癒力道,強調「藝術是最有效的治療」,力促精神障礙患者重振、展開他們的社交。該片日前在桃園電影節開幕放映觀眾大受感動,將於10月6日起全台上映。

 

這部金熊獎獲獎片《塞納河上的船屋》的迷人魔力,完全要歸功於「堅毅號」,一座由患者和治療師組成,專門容納日託精神病患,充滿了藝術、歌聲、歡樂和夢想的木造駁船。以《山村猶有讀書聲》揚名全世界的法國名導尼可拉斯菲力柏特(Nicolas Philibert),再次引領觀眾進入一個陌生又有趣的世界,沉醉在這個令人驚喜、充滿活力的地方。電影引領觀眾真實地與片中有趣的主角們相會,有名導演兒子、有畫家女兒、有電吉他樂手,也有像妙麗兒托隆這類熱愛藝術的人士,大家在此成為朋友,一齊參與歌唱、繪畫、舞蹈和電影課程,藉藝術來療癒生命。

菲力柏特不小心拍出三部曲《塞納河上的船屋》勇奪柏林金熊獎

菲力柏特不小心拍出三部曲《塞納河上的船屋》勇奪柏林金熊獎(其他為強大的製作團隊.jpg

 

尼可拉斯菲力柏特的電影,總以關切人文為出發,並以最純淨面向、看待生命中的一景一物。如此堅持使他的電影,充滿了豐沛的內涵與傳奇性。非科班出身的菲力柏特,30多來為法國帶來許多驚豔作品,包括:描述羅浮宮展廳繪畫幕後安裝故事的《羅浮宮殿》(Laville Louvre);法國年度10大佳片、從聾啞人角度去看他們與啞語關係的《無聲國度》(In the Land of the Deaf);描述巴黎動物園40歲元老級動物明星的《娜娜緹》(Nénette);重塑30年諾曼第農民的生活原貌的《回到諾曼第》(Retour en Normandie);引領聽眾進入法國廣播電台曼妙世界的《音躍巴黎》(La Maison De La Radio);以及溫暖全世界觀眾的心的電影《山村猶有讀書聲》(To Be And To Have)等。

有趣的是,菲力柏特這次原本只打算拍攝一部電影就好,最後卻因為素材太多又太精彩、出乎意料完成了「三部曲」。繼《塞納河上的船屋》獲金熊獎後,今年他更在巴黎中央精神病學集團(Paris Central Psychiatric Group)支持下,繼續完成「二部曲」《Averroès and Rosa Parks》,探討病人與精神科醫生之間的關係。「最終曲」則將落在照護人員和病患的家訪,內容將十分感人。「三部曲」的三部影片故事完全獨立,將陸續問世、令人十分期待。而這部勇奪金熊獎、人文關懷力道強大的「首部曲」《塞納河上的船屋》,將於10月6日起全台上映。

 
目前沒有相關電影
塞納河上的船屋
上則:新進社員:電影版   下則:回歸實體影展!香港電影金像獎、金馬獎雙料得主來台會影迷
聯絡我們
粉絲團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