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中有畫
自從愛人不告而別之後,年輕畫家瓦倫汀迷失於虛構的世界中。對於無法敞開心胸、接納人群的他,整座巴黎在他心中是美麗的風景畫,巴黎街頭來來往往的人群則是寫意的人物畫。他和祖母漫步於他構想的夢幻巴黎中,走過一幅又一幅的美麗街景,瓦倫汀訴說著同性愛人的離去以及自己的孤單。為了幫助瓦倫汀更加了解自己,妮娜顧不得回憶的痛楚,回想起年輕時在集中營的悲慘遭遇…。瓦倫汀在了解自己猶太背景的身世之後,終於走出悲痛。當瓦倫汀開始為畫作添上新的色彩,整個巴黎也隨之回歸真實。本片以原創並大膽的電影形式,充滿美學及新意的導演,採用前衛的手法,讓絢爛的油畫巧妙融和光線及佈景,打造出了真實和虛幻互相交織的空間,油畫中的巴黎,光彩奪目,令人沉醉。美術設計參考了馬諦斯、波納爾及維亞爾等二十世紀前期畫家的作品,一場向百老匯「花都舞影」致敬的戲碼,熱鬧非凡。
挑戰與創造經典
如何以劇情片的方式,以及不重建場景的前提下,帶出猶太人被驅逐出境的主題?導演約瑟夫摩德在拍攝完關於母親的紀錄片後,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並且決定著手完成這項前衛的計畫。面對無法言喻甚至難以拍出的猶太人大屠殺歷史,導演約瑟夫摩德認為,「演員對電影來說只是『背景』,用來告訴觀眾他們經歷過的故事。」另外,1958年的經典歌舞片《金粉世界》也是促使導演拍攝本片的契機,片中以好萊塢歌舞片帶出魔幻巴黎之感,以及大部分的拍攝皆為外景,在敘述和影像處理上,令導演為之著迷。《藝想巴黎》是導演致敬電影大師盧米埃兄弟、喬治梅里愛的作品,甚至重新提煉《秋水伊人》、《花都舞影》那段經典的黃金電影年代中,視覺美學的前衛之作。
為了表現出如夢似幻的巴黎場景,美術設計Juliette Schwartz參考了馬諦斯、波納爾及維亞爾等二十世紀前期畫家的作品,使用8x4公尺的油畫布作為電影背景,並且克服構圖和光線的困難,營造出視覺上角色的內心世界和佈景之間的鮮明對比,將表現主義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除此之外,全片除了飾演祖母的亞莉珊德拉和孫子安迪,其餘的人物形象從路人、服務生到安迪的父母,全都是以紙模型加上配音呈現,而祖孫倆也漫步在這座只為他們量身打造的花都巴黎。其中一幕協和廣場的噴水池場景,也在燈光師Benjamin Chartier的努力下,讓原本靜態的油畫佈景,藉由燈光透過碎玻璃折射在佈景上,營造出潺潺流水的動態感,彷彿畫中的噴水池真的在噴水,打造出真實和虛幻互相交織的空間。
《藝想巴黎》打造出專屬祖孫兩人的夢幻巴黎,兩位演員也是導演的夢幻首選。飾演祖母的亞莉珊德拉史都華,其父親在1945年4月曾以盟軍身份,參加解放伯根-貝爾森集中營,導演約瑟夫的母親則是曾被流放於此,意外的巧合也讓導演近距離看她表演時,彷彿在看自己的母親一樣。而飾演孫子的安迪吉雷,導演看到他在艾力侯麥的新片《愛情誓言》當中的演出,當下便覺得對方就是他心目中所想像的瓦倫汀,對導演來說:「他們就是出自同一個家庭,從電影新浪潮可看到的家人。」
關於導演
約瑟夫摩德(Joseph Morder)
出生於1949年,父母親皆為波蘭猶太人,加上孩提時期便對美國好萊塢電影充滿熱情,受此影響,讓他時常將鏡頭對準不被看見的議題。作品風格橫跨新浪潮、通俗劇、音樂劇,同時參雜自身經歷,關照了各式各樣的主題和類型。對於記憶的失落、猶太宗教和孩童主題的獨特觀點,受到柏林和盧卡諾影展的認可。約瑟夫摩德同時也是最多產的電影製片人之一,包括短片、劇情長片及紀錄片等等廣泛類別,至今製作超過1000部影片。《藝想巴黎》以美麗前衛的方式,輕鬆帶出嚴肅的議題,卻不失一抹幽默,也是導演希望電影所呈現出的樣貌。「我一直夢想能拍攝一部像《藝想巴黎》這樣的電影,以超現實的視覺,表現出文字所不能言語的。」而劇中角色的原型正是導演的母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