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OOKER電影網> 專題直擊 > 【i專訪】站在文學與電影的交界點——作家導演菲立普克婁代聯訪
【i專訪】站在文學與電影的交界點——作家導演菲立普克婁代聯訪
2017-02-13 作者:iLOOKER網編輯
(照片尋自網路)

法國備受矚目的中生代作家菲立普克婁代(Philippe Claudel)於上週親臨台北國際書展,分享他的創作歷程。菲立普克婁代身兼大學講師、作家和劇作家等身分,已出版作品超過三十本,曾獲勒諾多文學獎、龔古爾短篇小說獎、瑞典馬丁貝克獎等重要文學獎項,代表作有〈灰色的靈魂〉、〈林先生的小孫女〉、〈波戴克報告〉(以上三部可視為一系列的「戰爭三部曲」)、〈氣味〉、〈調查〉等等。此外,2008年克婁代首度擔任電影導演,至今共執導四部電影,最著名者莫過於處女作《我一直深愛著你》I've Loved You So Long,克婁代以該片贏得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非英語電影。而即將在六月問世的新書〈托拉雅之樹〉(暫名)中,克婁代也將描述一位中年電影導演如何面對好友逝去的打擊。iLOOK獲邀聯訪菲立普克婁代,以下是站在文學與電影交界點的他,對電影這個媒介的獨到看法:
 
身兼作家與電影導演的您,認為這兩個身份有何不同?
 
若要說寫作跟拍電影的共同點的話,那就是我都可以藉由作品來創造一個影像。寫作時我運用文字來創造影像,拍電影則是藉由演員、戲服、道具和燈光來呈現影像,它們的目標都是創造一個新世界。創造新世界的同時,我也企圖去了解我所身處的世界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還有人性究竟是什麼。所以寫作跟拍電影,乃至所有的藝術創作過程都是一個「了解」的過程,了解世界是怎麼運作,了解它為什麼運作得不好,了解人究竟是什麼。當然,創作過程中我也會評估一個題材比較適合由文學或電影的方式呈現。在所有藝術中,寫作是比較祥和、平靜的創作方式,電影則非常累人,瘋子才會去拍電影,但我有時候就是有點瘋瘋的。
 
電影創作過程是比較有時間限制跟規劃的,但您之前受訪曾說過自己的文學創作方式是很隨性的,不疾不徐讓作品自然產生,這兩個創作節奏非常不同⋯⋯
 
寫作是最自由的創作方式,你不需要資金,不需要製片,不需要道具,不需要演員,只要有一支筆跟故事就可以了。而且創造角色的時候不會有任何困擾,不像拍片,大明星們可能會有情緒、很難搞。另外,寫作寫到一半可以想休息就休息個兩個月,甚至三年,甚至十年後再重新動筆,但拍電影就會有時間表,不能拍到一半跟全劇組說「現在我們不拍了,休息六個月」,一旦開始就必須結束。還有一個情況是我希望不要遇見的,就是拍完片之後發現整部片的成果差強人意,卻還是得公開播映的情況。寫作寫得爛的話,直接把作品丟到垃圾桶就好了。
 
在您執導的四部片中,就有兩部曾與克莉絲汀史考特湯瑪斯(Kristin Scott Thomas)合作,分別是《我一直深愛著你》,和《我的愛比冬天更冷》Before The Winter Chill。剛好湯瑪斯主演的《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這個月即將在台修復上映,所以想請問您對她的看法?
 
我很高興我的電影能由克莉斯汀史考特湯瑪斯演出,我覺得她是一個非常有天賦的演員,但我們合作的關係比較像是在衝突。她的個性就是這樣,她喜歡跟導演有一些衝突、一些暴力,對她來說這是可以讓事情運作得更好的方式。我是無所謂,如果必須透過這樣的過程才能有好結果的話,其實我沒什麼意見。很遺憾的是,我們合作了兩部片,未來卻不會再有第三部了,她現在一概拒絕我的邀約,我都已經做好第三次跟她衝突的心理準備了。雖然我們的關係很緊張,但我覺得她是一位很迷人的演員,當然還是希望能夠再次合作。
 
在創作時會先想到觀眾嗎?
 
在寫小說的時候完全不會考慮,但拍電影就會多考慮一點,因為拍電影很花錢,所以必須去揣想觀眾會不會了解、會不會喜歡我們拍的東西。比如說,我拍的第一部片《我一直深愛著你》非常成功,受到大家的喜愛與肯定,但我的第四部電影《吉米的童年》Une enfance票房慘敗,因為它的主題是觀眾難以進入的。於是當我發現我要拍的第五部片的主題與第四部有點接近時,我就告訴自己這樣子不行,如果再這樣拍可能會導致以後再也沒機會拍片。觀眾和讀者是最難捉摸的一群人,我們永遠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喜歡,但在拍片時我還是會為他們考慮一下。
 
剛剛說到您會把寫不好的作品丟到垃圾桶,那對於您的第四部電影,您也有過同樣的想法嗎?
 
其實剛好相反,我覺得它是我拍過最好的電影了,雖然法國的觀眾不買帳,但它在國際影展是有獲獎的,像是芝加哥影展的最佳影片。我現在會收到一些法國觀眾的郵件,說他們看了《吉米的童年》,覺得這部電影拍得好棒,為什麼當初在法國上映時沒想去看。我只能說,他們應該自己回答這個問題。
 
您最喜歡的電影有哪些?有沒有看過台灣的電影?
 
我沒有最喜歡的「一部」電影,但的確有些電影影響我很深,像是《大國民》Citizen Kane,還有一些義大利的喜劇,至於法國導演,我最喜歡的不是像楚浮或高達那些最有名的導演,而是Claude Sautet。關於台灣電影,我發現台灣電影的製作比較活潑、比較自由,拍片速度也快,製作成本也低,不像在法國拍片是非常貴的。不過我認為隨著數位拍攝技術的發展,我們應該會採取比較新的製作模式了,低一點的製作成本,起用一些年輕演員,拍一些小品。
 
目前沒有相關電影
目前沒有相關文章
上則:【焦點明星】大滿貫影后——茱麗葉畢諾許   下則:【i專訪】「豬」式喜劇再推出 《大釣哥》黃朝亮期許拍出台灣人的民族性
聯絡我們
粉絲團
回首頁